• 北京庙会的 “前世今生”
  • 旧京
    “五大庙会”
  •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著名庙会
  • 新世纪以来
    庙会五彩纷呈

北京庙会的“前世今生”

庙会,又称“庙市”或“节场”。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,善男信女每逢寺庙开放日期,进庙烧香礼佛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,商贩在寺庙附近设摊售货,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,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,这时的庙会得名为“庙市”,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。从古代文献上,我们可以得知,周代宗庙之旁便有庙会了。这就是《考工记》上所说的“匠人建国左祖右社,面朝后市”。祖即宗庙,社即社稷,市乃交易的地方,交易之地与宗庙、社稷已经有了联系。六朝以后,佛教寺院,道教宫观日渐增多,于是附于佛寺、道观的庙会也逐渐兴盛起来。

据《北京庙会》记载,北京地区的庙会源于辽代,发展于元末明初,兴盛于明清两代。据记载,元代白云观正月十九的燕九节,游人“烧香,纵情宴玩”。供奉东岳大帝的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日开庙。元代庙会三大特色:一是均在城外,二是每年一庙一届,三是开始有佛像巡游。明代,庙会普遍兴起。城外的三大庙继续繁荣,城内的正阳门关帝庙、都城隍庙,外城的南药王庙、都土地庙以及郊外的马驹桥碧霞元君祠、中顶、西顶陆续开庙。

旧京“五大庙会”

老北京的庙会可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有规定时日,商贩麇集,且有佛道等烧香祈拜活动的庙会,如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东便门内的蟠桃宫庙会;一类是商贩定期、定点汇集的集市性的庙会,多称“庙市”。民国年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极盛行的是土地庙、花市、白塔寺、护国寺、隆福寺五大庙会。其中每月的农历初三、十三、二十三是土地庙会,初四、十四、二十四是花市庙会,初五、十五、二十五、初六、十六、二十六是白塔寺庙会,初七、十七、二十七、初八、十八、二十八是护国寺庙会,初九、十九、二十九、初十、二十、三十是隆福寺庙会。

隆福寺曾是朝廷的香火院之一,向有“诸市之冠”的称呼。因其坐落在东城,故人们称它为“东庙”,与护国寺对称。隆福寺的庙会,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。据《大清一统志》载:“隆福寺,逢每月之九、十有庙市,百货骈阗,古玩字画,风味小吃,花鸟鱼虫——,为诸市之冠。”《燕京岁时记》曾作过如下描述:“开庙之日,百货云集,凡珠玉、绫罗、衣服、饮食、古玩、字画、花鸟、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,星卜、杂技之流,无所不有。”

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著名庙会

1985年春节,地坛公园举办了当代首次文化庙会活动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,为了传承民族文化,发展民族经济,北京地区恢复了春节庙会活动,如龙潭庙会、白云观、东岳庙等纷纷得以复苏。活动均在春节前后举行。庙会上有风味小吃,民间花会,技艺表演等等。小吃中很多都是断档多年的北京风味食品,如扒糕、煎焖子、八宝茶汤等等。民间花会有耍狮子、踩高跷、小车会、旱船等,技艺中有耍中幡、拉洋片、双簧等等。

东岳庙庙会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庙会之一,它在元代即已出现雏形,至明代正式形成,入清后达于鼎盛。庙会以北京东岳庙为依托而展开,逐渐形成包含信仰、商贸、娱乐等多方面内容的群体性系列活动。历史上东岳庙庙会的会期主要在春节、农历三月十五至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大帝诞辰日和每月的朔望日。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,东岳庙恢复春节庙会活动。现在,东岳庙庙会本身已是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,主要在春节期间举办。东岳庙庙会保留的传统项目“幡鼓齐动十三档”是庙会的重头戏。祈福是过年的传统习俗。“福”文化一直是北京东岳庙庙会的核心,经过几百年的传承,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传统。

新世纪以来庙会五彩纷呈

新世纪以来,北京庙会愈发五彩纷呈。在庙会上,我们既可以看到属于老北京传统的民俗文化展示,也可以感受世界各地的异域国际风情,既可以吃到南北四方的特色美味小吃,又可以见识国家举办的盛会盛况⋯⋯在这里,我们的身边是挚友亲眷,周围是四海宾朋,从天南海北相聚在一起。以2018年北京春节十大庙会为例,包括地坛庙会、龙潭庙会、大观园红楼庙会、朝阳公园国际风情节、凤凰岭新春游园会、石景山游乐园“洋庙会”、迎冬奥新春体育庙会、通州运河文化庙会、平谷春节文化庙会、延庆冰雪文化庙会等,既有传统民俗又有异国风情,既突出冬奥冰雪元素又结合京津冀一体化。

2018年的大观园红楼庙会是北京众多庙会中唯一以“红楼梦”为主题的特色庙会。公园将元妃省亲大型古装仪仗表演与宝黛成亲、贾母贺寿等红楼主题节目进行统一打造。大舞台将奉上民俗曲艺演出,小舞台轮番上演木偶剧、杂技演出。幽默诙谐的刘姥姥醉酒——新乡高空特技表演,民俗文化特色鲜明的河南盘鼓和舞狮,京味十足的黑祥子活雕塑表演,都会让老人、孩子玩有所乐。西门区域还设立非遗及手工艺展示区。

手机版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商务合作 | 电子政务 | 官方微博 | 服务协议

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 ©京ICP备13021917号

版权所有: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(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)